群众在哪儿,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儿,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活动就开展什么。4月17日,2020梨园实践之“手牵手助梨农”志愿服务在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梨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启动,助力梨农销售,践行新时代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据了解,海宁市袁花镇梨园村是浙江省精品梨生产基地,在千亩梨园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农忙、虫害、销售等问题成为梨农急需破解的难题。为此,海宁市文明办和袁花镇共同开展“文明手牵手·志愿助梨农”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依托互联网平台,在广大市民和文明单位中发起“云”认养活动。
随着认养活动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文明单位参与其中,在海宁袁花建起了助农文明实践园。截至目前,已有近500名市民参与,海宁市税务局、海宁市中医院、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海宁市泓佳建设有限公司等多家文明单位共同行动。
涓涓爱心汇聚成河。启动仪式上,首期实践助农款38460元由志愿者转交给了三位农户代表,进一步提振梨农信心。
“我们自己家种的两亩梨园基本靠我自己劳作,但是经常会有志愿者来帮忙,也会帮我解决销路,2020年梨树认养活动让我们家的梨子成为了爱心果园,梨子还没成熟都被早早预定了,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压力。”梨农困难户代表带着哽咽之声的发言令人动容。现场,海宁市各文明单位表示愿尽最大努力,从多方入手继续帮扶困难农户。
爱心助农不仅仅是助农销售,更在于全方位帮扶农户,一起助力乡村振兴。启动仪式上还成立了首批五支志愿服务队,海宁市联创办副主任沈洵奔、袁花镇党委委员高力、袁花镇梨园村党委书记朱雪峰分别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健康卫士志愿服务队、科技助产志愿服务队、阳光创意志愿服务队、爱心助销志愿服务队授旗。今后,志愿服务队将在销售、产业政策、医疗健康等方面为梨农提供全方位支援。
赏四月春色,聚繁花梨园。海宁市联创办副主任沈洵奔肯定了袁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表示梨园实践“手牵手助梨农”志愿服务活动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以梨为媒,践行文明,希望以该活动为抓手,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开出文明花,结出文明果。
值得注意的是,4月17日,梨园实践“手牵手助梨农”志愿服务队成立后,志愿者们就立刻前往“助农文明实践园”开展了首期志愿服务,由海宁市税务机关组建的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还深入田间为梨农讲解政策。
这一时节的梨园虽说已过“梨花淡白柳深青”的花开盛景,但一颗颗幼梨已经高高挂上枝头,结出了梨产业富农的朝气蓬勃,而梨树上挂着的一块块认领牌更是文明新风“种”满田间地头的生动展现。
“亲自来到果园后深深感受到了我们与果农在一起,我们融入了果农的生活,与梨一起成长,与果农共渡难关。”看到一棵棵梨树上认领人的名字和宣言时,志愿者们非常激动,纷纷表示将共同出力,持续奏响新时代文明实践主旋律。(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马银淇 董仕渊 摄影 朱安怡 通讯员 李吾嘉 孙红叶)
(来源:浙江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