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10个县(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8个乡(镇)级文明实践所、1056个村级文明实践站,完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中,普洱市创新做到“五结合”:一是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阵地相结合。普洱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志愿之城为契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与各地志愿服务阵地联合开展了“道德模范进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基层宣讲、“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志愿服务主题宣讲、“3·5学雷锋做好事”志愿服务等活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共为群众提供义诊、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服务90批次,接待患者群众30000余人次,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过马路等交通志愿服务15000余人次。
二是与各级宣传文化阵地相结合。普洱市整合资源,实现“一个中心(所、站),一个主题,多种使用”。以全市创建“阅读之城”为依托,统筹运用党校、党员电教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综合服务中心、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科技示范基地等平台,构筑理论宣讲、文化、教育、科技、法律、卫生、体育等阵地,涉及各阵地的机构、人员、设施等权属不变,根据实践活动需要统一调配使用,避免重复建设。逐步将新时代讲习所、传习所、农民夜校等统筹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统一规范称谓。
三是与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结合。普洱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结合,不断拓展教导功能,结合“主题党日”、“万名党员进党校”和“四类干部”等现场教育活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暨爱国主义教育5000余场次,受众20万余人。依托普洱市各县的民族学校、红色遗址、名人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特别是宁洱县依托“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宣传,切实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用。
四是与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建设相结合。普洱市要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和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建设同步推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县(区)委党校同步挂牌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在全市103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5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均同步加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
五是与初心驿站相结合。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示范区—思茅区带头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与初心驿站相结合。“初心驿站”是普洱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具体载体。驿站围绕居民小区、医院、学校、车站等地点建设,设有大屏幕电视、饮水机、应急医药、雨具、Wi-Fi等免费便民设施。截至目前,共有19个便民服务(站)点,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同步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
(来源:普洱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