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区结合中心工作和地域实际,创新工作模式,凸显延庆特色,打造工作亮点。
一是在精准化上下功夫。通过摸清18个乡镇(街道)、423个村(社区)的基本情况,摸清农民(居民)的人口构成和服务需求,摸清现有公共服务的阵地资源和活动资源,摸清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短板,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库,切实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眼点。
二是在理顺机制上下功夫。区级成立中心,乡镇(街道)成立所,村(社区)成立站,分级负责整合,分类负责管理,对理论、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各类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建设上下贯通、各负其责的三级综合平台,统一需求对接,统一调度资源,打破资源使用壁垒问题。
三是在便捷高效上下功夫。开发设计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项目,细化活动内容,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统筹管理,采用“群众点单、机构接单、中心派单、政府买单”的模式,精准送达所需服务,重点解决个性化需求和常态化问题。
四是在充实力量上下功夫。建立“2+6+N”志愿服务队伍,“2”是打造提升1支宣传文化组织员队伍、配齐配强1支文明实践志愿指导员队伍(每村、社区1人);“6”指的是打造理论政策宣讲、教育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健身体育服务6支志愿队;“N”是组建邻里守望、乡风文明、长城保护、生态环保等N支功能多样的志愿服务队,着力解决好“谁来做”的问题。
五是在发挥优势上下功夫。坚持聚焦农村发展的新变化、农民群众的新需求,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基础优势、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本土志愿服务队伍优势,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以活动聚人气、聚人心。旧县镇把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文化能人组织起来,带动群众广泛参与,人人都是演员、村村都有节目,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沙塘沟村盘活“平北红色第一村”展馆等革命遗迹,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结合精准扶贫打造红色旅游路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追寻红色足迹、践行社会责任。